北京地铁预计到2022年底实现AED全覆盖,今天给大家了解的是,到底什么是AED?普通人敢不敢用?
一、怎么用?
AED的操作非常简单,借用“第一反应急救机构”的一句话:六个字学会救命——“听它说,跟它做”。
该装置会自行判别患者是否需要实施电击。
如果需要电击,它会用平稳、清晰的语音具体说明操作的方法,并主动调整提示,以保证您正确操作。智能传感器会评估患者病情,自动适时地提供除颤治疗。
操作时您可能听到的提示语:
1、 连接电极板
2、 请不要接触病人,正在分析心电图(心律)
3、 建议除颤/未建议除颤
4、 远离病人
5、 充电中
6、 按下“电击”键
7、 放电完毕
8、 检查病人,如没有脉搏,进行CPR
…
二、为什么要用AED?
如果一个人突然倒下,意识丧失,可那么他/她有可能是发生了心脏骤停,需要马上实施急救。对于一部分患者来说,需要立即对心脏实施电击,即除颤——
心外按压+除颤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单纯胸外按压!
而自动体外除颤器 (AED) ,可以帮助普通人快速实施除颤。
为什么不能等专业急救人员到场实施抢救?
心脏骤停患者的最佳抢救时机是发病后 3-5 分钟内。一般情况下,急救人员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赶到。此后每耽误1分钟,生还几率降低10%。
所以,AED操作方法还是先学起来吧,也许你果断的救治能为他人带来起死复生的机会。
三、不敢用?
2017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《民法总则》中一项被称为“好人法”的条款,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人们的疑虑。《民法总则》第一百八十四条明确规定“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,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”,该法条已于2017年10月1日生效。
而AED原本的设计初衷就是让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普通民众也能救人,傻瓜式的语音提示+简单的按键和贴片让任何成年人操作起来都没有障碍。
希望你用不到
但真要用到时
至少你知道该怎么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