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要知道什么是AED,需要先明白什么是心脏骤停。
心脏骤停是由于心脏功能突然停止,患者大动脉的跳动声音消失,致使身体内各重要器官出现缺血、缺氧而导致的死亡。医学上将这种死亡称为猝死,我国平均每年要发生高达55万例,其中,近90%发生在医院以外的公共区域。
对于心跳骤停患者来说,4分钟内是挽救生命的黄金时间。资料显示,心脏骤停患者早期85%~90%是室颤,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早用自动体外除颤仪(AED)除颤。除颤每推迟1分钟,存活率就降低7%~10%。心肺复苏与AED的早期有效配合使用,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猝死者最有效的手段。
A E D 主要用于陷入昏迷且心脏骤停的突发患者,如果发现患者出现摸不到大动脉波动,心脏跳动的声音消失,继而意识丧失、呼吸停止、瞳孔散大等情况都可使用A E D 仪器。因为这类患者处于心律失常状态的时候,虽然心肌还有活动,但是却无法将血液输送到全身,需要通过电击进行矫正。AED和传统的除颤仪器相比,其最大特点是无需使用者具备高水平判读心电图能力,只要根据语音指示,接通电源,按动放电按钮,即可完成心电图自动分析、除颤。一般非医务人员在接受4小时学习演练,都能完全掌握。现在从某种意义上讲,AED不仅是种急救设备、更是一种急救新观念,一种由现场目击者最早进行有效急救的观念。
2003年,美国开始实行公共场合应用AED进行抢救的措施,我国是到2006年才有了第一台A E D 机器,目前很多大城市在地铁、火车站、健身中心、商场等公共场所都备有AED,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。但是,公众对AED的知晓率仍然较低,急救知识技能掌握程度也不高,很多人不会用、不敢用,这就导致“救命神器”沦为一种昂贵的摆设,无法真正起到救命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