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AED?

这一次总结的主要是猝死及关于猝死如何抢救的知识。

文章的主体框架如下:

image.png

第一部分:猝死

1. 什么是“猝死”?

猝死,仅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突然死亡的意思,是指“貌似健康或病情基本稳定的患者在发病后6小时内,发生突然、意外、自然的死亡”。

其中心源性猝死约占80%以上,患者无论有无心脏病史,在发病后1小时内就死亡。

所谓心源性猝死,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患者突然死亡。

image.png

2. 猝死的不典型表现有哪些?

image.png

3. 猝死高危人群:

50~70岁的中老年人
家族慢性病史人群
父母有动脉硬化、高血压、冠心病、脑血管病、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家庭,子女得这些病的概率就高
A型性格的人
A型性格的人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语速快、走路快、固执急躁、争强好胜、独断专行、锋芒毕露、容易冲动、点火就着、办事果断迅速,这种人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含量较高,容易发生高血压、冠心病等另一种类型的人比较内向,虽然也很急躁、易激动,但往往压抑自己,即使内心不满,也不表现出来,常有无法表现的愤怒和被压抑的心情,后者血液中的肾上腺素的含量较前者更高,比前者更容易患高血压、冠心病等,病情发展也更快。
隐匿型冠心病患者
就是患者已经得了冠心病,但是没有症状,也就是患者自我感觉不出来,所以就认为自己没有冠心病,而事实上,他已经得了冠心病,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,别人也就认为他没有病了。
更年期女性
特殊职业人群
多见于生活方式不健康、作息不规律、过度劳累、心理压力过大的一些职业,其中,发病率较高的人群是知识分子、白领、演艺界人士、运动员、企业家、警察、出租车司机、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等。

4. 怎样才能降低猝死的可能性呢?

image.png

第二部分:猝死如何急救

1.“黄金4分钟”——急救的重要性。

患者发生心搏骤停后,按时间顺序可表现为:

image.png

如果心跳、呼吸停止的时间超过了4~6分钟,脑组织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!就算人救活了,也难免留下后遗症,最轻的后遗症是反应迟钝、记忆力减退,最严重的后遗症是变成植物人。

因此,如果在患者心搏骤停4~6分钟内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的话,患者的生命也就很难挽回了。而在4~6分钟之内,救护车是无法到达的,因此,让更多的人掌握急救的便是一件很必要的事。

2.猝死急救方法——心肺复苏

心肺复苏(CPR)是指为恢复心搏骤停患者的自主循环、呼吸和脑功能所采取的一系列急救措施,包括心肺复苏徒手操作、药物抢救以及相关仪器(如AED)的使用等。

具体如何实施心肺复苏有以下步骤:

image.png

对于不同人群的心肺复苏方法也略有不同,具体表现如下:

image.png

上面的两张图主要是进行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,而具体如何进行心肺复苏建议大家在B站或者其他地方看视频学习,当然有机会进行现场的培训和实践会更加好,这里先向大家推荐MOOC里武大的陈志桥老师的《急救常识》,老师结合生活案例把各种急救知识及其操作讲的十分详细,其中就包括心肺复苏和AED,急救作为一项基本生存技能,很有学习的必要!

image.png

而这里需要给大家强调的是心肺复苏中的第三步,也就是拨打急救电话的环节,大家需要详细的在电话中阐述以下信息:

①患者的姓名___性别___年龄___,
患者身份不明时说明性别、大致年龄。
②患者当前的简要病情___,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___,有何效果___。
③如果突发灾难事故,应说明事故性质___,比如火灾 □ 塌方 □ 车祸 □___等,并说明受伤的大概人数___等。
④患者当前位置的详细地址,如小区的名称___
楼号___单元号___楼层___房间号___。
⑤其他应该说明的情况,以及急救中心受理台询问的其他问题。
⑥约定好等候、接应救护车的确切地点___,尽量避免或减少救护车因地理环境生疏而造成的延误,以便医生能快速、顺利地到达患者身边。等车地点最好选择在就近的公交车站、较大的路口、著名的单位门前、标志性建筑、醒目的公共设施等处,这至关重要。
注意:
等候急救中心受理台挂机后,再结束通话。
结束通话后,尽量提前到约定地点,接应救护车。
在接到救护车前,应始终保证电话通畅,以便随时与急救中心受理台或救护人员保持联系。
在救护车到来之前,切忌提前将患者进行挪动,否则可能加重患者病情。
见到救护车后,应主动上前接应,带着急救人员赶赴现场。

3.救命神器—AED

在发生猝死的前3~5分钟内,心脏并没有停止跳动,而是其功能发生故障,即心室肌快速而微弱的收缩或不协调的快速乱颤,使得心脏丧失了排血功能,心音、脉搏和血压消失,心、脑等器官和周围组织的血流灌注完全中断。

而如果这个时候能够即使的对心脏进行电击除颤,抢救生命的成功率也就会越高。

AED,就是是一种专门为非医务人员研制的自动体外除颤器,其具有体积小、重量轻,便于携带、易于操作、使用安全的特点。

简单地说,使用AED可以及时消除室颤,让心脏的窦房结重新开始工作,继而使得心跳恢复。AED的使用,只需简单培训,即可掌握。其实,学习AED,比学习心肺复苏的徒手操作更为简单、容易。

其操作步骤更是傻瓜式的,AED自带电池,首先按下电源开关键,就会听到语音提示,施救者按照语音提示进行简单操作就可以完成对患者的抢救。

比较可惜的是,在目前的中国,公共场所的AED配备率还比较少,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美国AED配备率为317台/10万人,日本AED配备率为235台/10万人,而中国每10万人口AED配备数量仅为0.2台,与海外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,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。

image.png

不过近几年中国对这方面的重视度有所提升,之前在白岩松主持的新闻周刊里也有关于这方面信息的报导,希望AED在公共场所的配备率早些也快些提高呀!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了解AED并正确的使用AED~


在线咨询

电话 4000808351

其他资讯

Other Info

挽救生命:CPR心肺复苏及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培训为何如此重要

在确保安全和健康的工作条件方面,我们倾向于将重点放在发现和纠正普遍错误的意识和风险上,例如可以明确预防的伤害和疾病。尽管这些危险肯定会引起我们的注意,但如何应对意外情况呢?例如,一名员工在医院外经历心脏骤停?您的工作场所是否已做好充分准备,以应对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术或除颤器的事件?

AED除颤仪初级救护员培训

为提高玉塘街道辖区公共场所医疗急救设备配置水平,市急救中心在其辖区内安装配置了7台自动体外除颤仪(AED),为能高效、准确地使用AED,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对意外伤害事故的现场急救和应急救援能力

如果你会用,一定可以救人一命!

近年来,我国心源性猝死发病率逐年攀升,每年约有55万心源性猝死(心源性猝死: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。)病人,其中90%发生在医院外,但是急救车往往无法在抢救心脏骤停的“黄金时间”内赶到现场。

关于心脏病的10种常见误解

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胸心血管外科主任A.Marc Gillinov博士表示,随着越来越多人遵循有益心脏健康的生活方式,并服用药物来降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,冠心病的死亡率正在下降。然而,关于心脏病及其预防的误区仍然存在。

搜索文章

Search Articles